第64章(1 / 2)
赵景清备了茶水,和季衡坐下来商量价格。
他们豆腐摊卖二十五框豆腐,已经是努力积攒口碑的结果, 季衡卖得好, 二十五框也摸到顶了, 那价格方面, 不能和一次要五六十框豆腐的悦来客栈比。
赵景清心里有底价, 但谁会嫌卖的价高, 赚更多的钱呢?赵景清也不例外,他出的价格给了季衡还价的空间。
“嫩豆腐二十七文一框,老豆腐四十五文一框, 你觉得如何?”赵景清先开口道。
算下来是嫩豆腐一文三厘多一块, 老豆腐二文二厘多一块。
季衡琢磨了会儿, “嫩豆腐再便宜一厘一块, 二十五文一框。”
按他说的价格, 嫩豆腐是二十五文一框,和悦来酒楼一样,赵景清略加思索, “老豆腐价格不变,嫩豆腐能给你这个价。”
季衡没立即回答,而是在思量,嫩豆腐进价二十五文一框,他赚十五文差价,老豆腐四十五文一框,也是赚十五文差价。季衡权衡许久,清楚知道自己能拿下的量,不足以再压低价格,他答应下来,“成。”
价位比他底价高,赵景清眸中闪过笑意,“我请人重新誊写合约,过两日再签合约。”
“可以。”季衡颔首道,“那明儿取货,就按新谈的价格走。”
赵景清给予肯定的回答,季衡想了想又道:“每日结钱麻烦,不如半月结,或是月结。”
一日一收确实麻烦,但季衡做小本生意,半月结月结,赵景清怕款项无法回笼,赵景清思索一番,给出两个选择,“半月结,你在我这放二两押金。月结,放三两押金。”
基本上能覆盖成本,即使季衡不结款,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。
季衡眉头拧紧,神色挣扎,他家里穷,买豆腐的钱有,这两天赚了一点,但二两押金对他来说太多了,东拼西凑勉强能凑出来。
思前想后,季衡道:“暂时一日一付,我再攒攒钱,再说这个事儿吧。”
赵景清颔首,“行。”
“你之前说过,我若能给你介绍生意,给我分成,这怎么算?”季衡问,他兄弟看他卖豆腐赚了钱,也琢磨着想试试,但到底他也才开始,他兄弟还在观望中。
季衡纠结不已,他好不容易找个能赚钱的活计,青石镇就那么点大,他兄弟跟着做,他还能赚着钱吗?可又是自幼穿一条裤子长大的,季衡又想拉兄弟一把。
赵景清想过这事儿,也琢磨透了,“按我售价的十抽一算。你介绍的人,从我这进一百文的豆腐,你抽一文,进两百文的,你抽两文。”
商税也才十抽三,他给十抽一是高价。赵景清想生意做大,也舍得让利。
季衡心里有了底,“好。”
定下明儿要的十五框豆腐,七框嫩的,八框老的,季衡辞别赵景清,驾驴车回青石镇。
赶一个时辰的路,季衡热得满头大汗,先去大伯家将驴车还了,才往家里走。
他是爹娘的老来子,娘身体一直不好,爹年岁大了做不了啥活,多亏大伯一家帮衬,日子才能过得下去,他想法子赚钱,大伯也给予支持,二话不说将驴车借给他用。
这两天生意开了个好头,季衡满心斗志昂扬,拐进巷子,还没进家门,季衡便看见他那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兄弟——关胜,从巷子那头颠儿颠儿的走过来。
“大衡!”关胜大步走过来,胳膊往他肩上一搭,“去哪儿了,我前头来一趟没见着你。”
季衡开门,“去山阳镇了,找卖豆腐的东家谈价格。”
没什么好瞒着的,他将进价啥的都说了,连介绍生意十抽一都说了。
关胜意外,“介绍生意能抽成?”
季衡点头,先倒一碗凉水喝下肚,才解释道:“比如我是你介绍从东家那进豆腐卖,前天进四钱的,你能抽四文,今儿进五钱又八十文,你能抽五文八厘。”
关胜若有所思,心里隐隐有了想法。
他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,怕苦又怕累,瞧季衡赚钱眼热,但又受不了早晨起恁早驾车来回进豆腐的苦。再说了,他也干这个,肯定要抢大衡的生意,事关钱之一字,最容易惹出事端,关胜不想和大衡生出龃龉。
他交游广阔,关胜想试试给大衡这东家介绍生意,他道:“大衡,明儿你豆腐给我各留三块,算我买的。”
季衡看向他,四目相对,几乎是立即明白了他的想法,季衡点点头,“成,我给你留着,不用给钱。”
山阳镇,小罗湾。
送走季衡,赵景清将新价格写下来,明儿找周茂之誊写。
经过这一遭,赵景清对售价有了更明确的想法,以给烧席师傅、季衡和悦来酒楼的售价为基准,按量新列了价格。
后面量在五十框以下,可以按新定的价格统一售卖,稳定进货五十框以上,再重新谈价。
袁牧坐在一旁,手里轻缓地摇着扇子,看着赵景清写写画画,眸色温柔。
中午没午歇,晚饭准备
↑返回顶部↑